但是,當我們還是罪人的時候,基督就為我們死, 神就是這樣表明他自己對我們的愛了。所以,我們現在既然因他的血稱義,將來就更要藉他得救,免於 神的震怒...— 羅馬書5:8-9《環球聖經譯本》
「神的公義與慈愛一直是許多人心中的疑困。多少時候當人們看見「惡人」享福,「義人」受苦,便質疑神的公義;而當神赦免了悔改的罪人,免降災禍與他們時,人們不但質疑上帝的公義,更會抱怨上帝濫用了祂的慈愛。」
「亞伯拉罕與摩西為百姓的罪向上帝成功地代求,看來似乎是抓住了上帝的「弱」點—公義與慈愛,而實際他們所緊緊抓牢的卻是上帝不變的應許。」
「公義的律法與慈愛的恩典,在基督的十字架上找到了它的平衡點。因為十字架滿足了律法與公義的一切要求。上帝的慈愛在基督耶穌裏,得到了完全。亞伯拉罕與摩西所抓住神的這個「弱」點,正是千百年後,基督在各各他髑髏地的十字架上的痛點。但當時這兩位歷史上的偉人,都還渾然不知,他們是預支了基督十字架上的愛,他們求赦的那些悖逆之人的罪孽,卻是由上帝自己的獨生愛子以生命來償還。」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